随身wifi用久了就会习惯,然后会因为它的优缺点而朝三暮四想换设备。
我的需求:
其实就是bt下载,其他设备观看。需求也不高,顶多同时下两三部电影。
adguard去广告
其他偶然的小东小西
只内网看视频,不需要解码等能力
不需要花里胡哨影视库,海报墙。因为不会漫无目的下影视,不会随便在库里找一个电影看。加上下载的资源很多时候没有中文字幕需要提取翻译,所以简单的共享文件夹更好用
不需要备份手机照片之类东西,不需要作为黑群晖
不需要当路由
预算:垃圾佬,最好不要钱
随身wifi特点
优点是便宜,9.9元一个。其次410这种四核A53性能真挺够,bt下载从来不是cpu跑满。功耗超级低,只开adguard也就不到1瓦,挂上扩展坞加一个u盘也就2瓦左右,有一种开机既赚到电表在倒转的爽。上传不需要在意限制分享率,反正闲着也是闲着,闪存读取也不怎么耗费寿命。
缺点在于WiFi速度慢,测试上传也就30mbps左右,换算就是4m不到点,下载倒是能100mbps左右。其次io能力差,加上扩展坞使用从srevercat里看,bt下载时总是io等待占比高,下载不限速也就4m/s不到就上不去了,到不了纯wifi测试速度。bt校验已有文件时也看u盘读取也就20m/s到不了usb2.0速度。bt有下载速度时,它的上传会被干扰,下载时访问它的samba共享文件速度极低。当bt上传有几百k时,可能都没法边下边看个视频。
因为我下载频率不高,所以经常是下好了暂停然后拔掉U盘插到电脑转存文件。或者暂停bt任务慢慢转移。反正一个普通电影也就3g左右。转移好提取字幕翻译后丢回u盘,想在电脑上看时就在电脑上看,想躺着看就暂停qb所有任务。用了几个月发现其实也能接受。就是觉得4m不到速度太低了多点就好了。外部访问能到usb2.0的30m就很美滋滋。
所以现在魔百盒挺合适,实际使用发现差不多刚满足需求
便宜,没刷机的60一个,主要没赶上便宜的时候。
包多,既可以刷电视系统看电视,又有armbian,openwrt
低功耗,实际2瓦功耗,两个u盘一个启动系统盘一个下载盘,加上也不到3瓦。依旧很爽
潜在的缺点就是百兆口和usb2.0,实际发现百兆确实差口气,好在上下行不干扰,bt上传有速度samba也能稳定11m多。usb2.0的速度在校验文件时能看到可以跑30m,正常水平。905l3a的性能也可以,bt下载试了几百兆的小文件跑8m左右时占用40%左右。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启动盘和下载盘通过扩展坞插在盒子的一个usb口上时,bt下载大概7m以上时就会出现系统io等待占比猛增导致下载掉速的问题。不知道是不是扩展坞不行还是怎么。系统盘和下载盘需要分别插在两个usb口上,这样才能8m不掉速。
用了这种四核a53发现,我的性能需求是真的低。这些垃圾cpu性能都不是瓶颈,反而是外围io能力总是不行,百兆加usb2.0,难怪n1那么火,那些垃圾nas用arm芯片也能用。要不是魔百盒就百兆口,我的需求就全满足了,不过有千兆就不会这么便宜了。比如n1
评论区(暂无评论)